农村供水是民生之基、振兴之要。年初以来,前郭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再监督”职责定位,将农村供水保障纳入政治监督重点,以精准监督推动工程建设、以严督实导破解管护难题、以系统治理筑牢民生防线,全力护航农村供水“水网通”,让安全水、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
靶向监督破难点,推动供水工程“提质增效”。“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虽已达100%,但部分工程分散运行、成本高,个别村屯还存在水质不稳定问题,必须通过监督推动工程升级。”前郭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在开展监督检查过程中表示。针对农村供水工程“散、小、弱”及水质达标难等突出问题,县纪委监委成立由分管副书记牵头、派驻纪检监察组参与的专项监督工作组,制定《关于开展农村供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的工作方案》,将工程建设、资金使用、质量监管等列为监督重点,推动供水工程从“全覆盖”向“高质量”转变。
在监督推动下,前郭县分阶段推进供水保障提升工程:2024年,投资1.94亿元,对10个乡镇实施供水工程改建,新建规模化水厂57处,配套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及智慧供水系统57套,其中平凤乡、达里巴乡实现整乡供水并网,千人以上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占比从32%跃升至60%以上。2025年再投1493万元,对海勃日戈镇等4个乡镇供水工程联网并网,同步建设农村供水智能一体化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水厂水位、水量,实现24小时远程管控。年底前完工后,全县将有14个乡镇完成供水联网并网,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占比将突破65%。
严督实导补短板,健全管护机制“长效运行”。“供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必须通过监督推动管护责任落地,避免‘重建轻管’。”前郭县纪委监委深刻认识到管护机制的重要性,将监督重心从工程建设向运行管护延伸,聚焦管护责任不落实、制度不健全、人员不专业等问题,推动构建长效管护体系。
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水利局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推动制定《前郭县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工作方案》,抓实抓细供水保障工作。围绕管网建设与维护、水质检测、水费收取等关键环节,重点监督是否存在管护不到位、水质不达标、供水不稳定、收费不规范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128个,已全部整改完成。针对排查发现的管护漏洞,县纪委监委向县水利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推动制定《前郭县2025年农村供水巡查制度》《前郭县2025年农村供水管护人员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为打通管护“最后一公里”,县纪委监委督促水利局搭建“22个乡镇供水微信群”,实现管护人员、技术人员实时联动,年初以来,已快速响应并解决供水管网漏水、滤料更换等问题150个;推动建立“水质检测—公示—复检”闭环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县供水工程进行水质检测,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执纪问责强震慑,守护群众利益“不打折扣”。“对农村供水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和作风问题,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前郭县纪委监委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聚焦资金使用、工程监管、问题整改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县纪委监委构建“线索收集—快速核查—从严处置”工作闭环,通过在22个乡镇政务公开栏张贴举报公告、开通民生监督热线,联合乡镇纪委开展供水工程“蹲点式”巡查,与水利、信访等部门建立线索定期移交机制等方式,多渠道拓宽问题来源,对收集的线索实行“专人登记、专班研判、限时核查”。年初以来,共受理农村供水保障领域问题线索7件,立案4件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形成有力震慑。同时,针对工程资金使用、项目推进等情况,县纪委监委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严防资金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确保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发挥实效。
前郭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农村供水保障专项监督,一方面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违纪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另一方面,推动水利、卫健、生态环境等部门健全协同机制,强化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信息共享,同时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真正织密农村供水保障“民生网”,以监督实效护航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