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消息:《吉林松原督促行业部门转作风提效能 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全文如下
前不久,吉林省松原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走进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就惠企政策落实和涉企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松原市纪委监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和堵点,围绕政务服务、涉企行政执法等6个方面开展整治,联合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监督检查组,走进涉企服务窗口大厅、企业工厂车间开展监督检查,持续推动职能部门转作风、提效能。聚焦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制发破坏营商环境责任追究规定,明确应予追究责任情形,并修订完善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让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为更广泛收集问题线索,该市纪委监委“室组地”联动,深化运用交叉互检等监督机制,针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等开展检查抽查。同时,制作“民意速达、接诉即办”信访举报二维码,在全市企业和政务服务机构张贴,延伸监督“探头”,让企业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应。
“我们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长岭县运输管理所原所长赵某某,未认真履行职责,审批不严,造成新能源公交车购车补贴资金错发,相关运营企业反映强烈。”松原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市纪委监委发现赵某某还存在以借款名义向管理服务对象索贿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最终,赵某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该市纪委监委既查不担当、不作为的“缺位”问题,也查涉企检查不规范、吃拿卡要的“越位”行为,对发现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今年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立案37件,党纪政务处分23人,移送检察机关1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9起,释放全面从严强烈信号。
该市纪委监委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完成市级行贿人信息库软硬件建设。同时,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针对典型案件中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健全完善制度50余项。(马春生 赵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