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松原日报刊发消息:《强化“三资”监管 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全文如下
强化“三资”监管
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之二
靠前监督
聚焦资源清查摸家底
靠前监督 聚焦资源清查摸家底
在乾安县安字镇安字村,无人机腾空而起,缓缓飞过村落,工作人员手持显示屏,全村地貌清晰可见。这是该村正在对“册外地”面积进行实测,也是全市清查村集体资源的缩影。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基层监督的重点。过去一年,我市积极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部署要求,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结合我市集体资源特点,监督推动农业农村部门以“册外地”清查为突破口,专项推进,全面清查,确保农村集体资源清仓见底。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间断深入基层暗访调研,协调推动问题解决;相关部室多次到一线督导调研、监督谈话,督促压实主体责任。
建立包保机制开展排查、运用监管平台加强信息化支持、部门联动监督检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纷纷“出招”,督促各地压茬推进任务,力争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压力传导到基层,各地运用“五图合一”叠加比对,按图索骥,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比如,乾安县采取“无人机航拍+铁脚板丈量”的“上天入地”摸排方法,避免弄虚作假情况;长岭县采用“制定资源底图+社主任指地+群众提供线索”方式,确保清查工作顺利进行。
一批不敢触及矛盾、不求真求实的党员干部被处理处分,倒逼责任落实。对清查过程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各地各部门积极“解锁”、集中攻坚。
很快,数据清晰明了起来。全市“册外地”核查预计新增可收费面积86万亩,增收2.38亿元。
期间,针对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各地开展全面自查和排查,宁江区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协作区”联动监督方式开展排查,发现问题、妥善解决。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合法院、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成立审查专项工作组,审核把关、分类处置,发现财务管理不规范村84个,清理问题合同2430份,涉及违规发包面积5.8万亩。此外,深挖彻查涉及“册外地”违规违纪行为,立案55人。
靶向发力
推进线上交易促增收
把决策权交给市场,既能保证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能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市纪委监委以监督推动农村集体资源产权线上交易为切入点,部署开展农村集体资源产权流转交易专项监督,完善底价机制,鼓励应进尽进。
为压实责任,市纪委监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农业农村部门拿举措、强宣传,不断扩大线上交易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并构建“纪委+专业”联合监督模式,严防集体资源应进未进、暗箱操作等问题。针对分布零散、面积较小等不适宜线上交易的集体资源,监督推动“一事一议”,规范交易。
“每公顷草原发包价从线下的180元到线上的5600元,增长30倍,这是以前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全在平台拍,谁出价高就给谁,太公平了。”线上交易让增值显著、交易透明,群众赞不绝口。
三年来,全市农村产权线上交易面积连续全省第一,累计成交金额达10亿元。其中,2024年,全市“册外地”线上发包收入4.1亿元,占全市“册外地”发包收入的90%,全市村集体“三资”交易更加规范有序,农村资产资源得到盘活发展。
综合施治
强化资金管理惠民生
“要通过有力的监督,推动村集体资金守好、用好……”在工作推进会上,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农村产权线上交易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基础,村集体“钱袋子”越来越鼓,如何规范资金管理,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问题。
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使用专项监督为切口,对全市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集中整治。横向与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联动,发挥专业优势,形成监督合力。比如,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对全市年支出人居环境整治资金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开展检查,精准有效纠治虚报套取、截留挪用,以及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制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单笔过万资金报审制度,监管从事后变为事前。
纵向指导各地纪委监委采取“片区协作+提级监督”方式,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扶余市纪委监委推动建设“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前郭县纪委监委创新开发“村务管理监督服务平台App”,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村务全部在线上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各地纷纷制定“三资”管理办法,建立资源发包管理制度、产权流转交易操作规范,完善线下交易审批程序和审核机制等。全市各村集体资金使用实现“笔笔公开”,“三资”管理由“失范”向“规范”转变。
查办案件是最有力的监督。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370件,立案34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7人。
村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谋发展惠民生的底气十足。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下,医疗参保、发放养老金、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等直接惠民福利项目百花齐放,各行政村用村集体增收资金“反哺”村民,惠及百姓民生。以乾安县安字镇为例,15个行政村直接惠民福利占资源发包收入近40%,大大地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5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对准靶心、精准发力,“惩、防、治”有效贯通,坚决守好看好用好农村集体“家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群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赵东方)
初审:赵东方
复审:马春生
终审:宋立辉